四川智易通科技有限公司
電 話: 0839-3290818 3290828 18981252121
地 址: 四川省廣元市利州區(qū)利州東路164號(收銀軟件專賣店)
E-mail:[email protected]
郵編:634000
近日, 大潤發(fā) 要關閉山東濰坊一門店的消息不脛而走。這也是 大潤發(fā) 進軍大陸市場19年來首次關店。近年來,實體零售在電商沖擊之下裁員、虧損、關店不斷。但已成為商超一哥的 大潤發(fā) ,是否也會步同業(yè)的后塵呢?
傾巢之下 商超一哥日子也不好過
自1998年進入中國大陸市場以來, 大潤發(fā) 在大陸市場創(chuàng)造了19年不關一家門店的奇跡。對于關閉位于山東濰坊的一家門店, 大潤發(fā) 董事長助理向媒體稱,關店的原因是廣場管理公司跟業(yè)主不合,導致店家跟賣場都受波及而無法正常運營。
盡管此次關店具有偶然性,但已經躋身商超“一哥”的 大潤發(fā) ,這幾年也在經歷著利潤下滑的壓力。
大潤發(fā) 和歐尚同屬于高鑫零售(6808.HK)。截止今年6月底高鑫零售在中國共有421家大賣場,其中 大潤發(fā) 346家、歐尚75家。2009年之后, 大潤發(fā) 的銷售額就超越了家樂福、沃爾瑪?shù)攘闶弁校蔀榇箨懯袌鲞B鎖商超的一哥。
但2014年之后,高鑫零售的中期利潤已經開始下跌。根據財報,2016年上半年凈利潤為14.32億元,同比下跌2.65%。
大潤發(fā) 的營業(yè)收入仍然維持增長,但增長主要來自網點擴張,同店銷售額已經出現(xiàn)下跌。今年上半年,高鑫零售同店銷售小幅下跌0.3%。
巨頭鏖戰(zhàn) 高鑫零售已成商超版圖最大的獨立資產?
盡管利潤遭受壓力,高鑫零售其實家底頗為殷實,在互聯(lián)網巨頭與線下零售結盟的大潮中,具備獨特的戰(zhàn)略價值。首先是龐大的自有店面。截至2016年6月底,高鑫零售共有421家大賣場,其中30.9%為自有物業(yè)門店。根據財報數(shù)據估算,自有建筑面積高達351萬平米。而蘇寧云商1500多家店面中,只有26家是自有物業(yè),占比不足2%。截止2015年底,永輝超市兩大核心市場(福建與重慶)的206家店面中,只有8家為自有店面,占比不足4%。
高鑫零售的店面儲備資源也相當豐富。截至2016年6月底,通過簽訂租約或收購地塊的方式,其物色并取得了111個地點開設綜合性大賣場,其中59家在建;這將確保其未來三年的拓展儲備充足地點。
其次是單店銷售額、坪效、存貨周轉速度等核心指標雖然有所下滑,但仍能夠維持在比較高的水平。根據財報數(shù)據測算,去年高鑫零售的整體單店銷售收入約2.28億,今年上半年約1.21億。如果扣除新開店,實際上年單店銷售額可能會在2.5億以上,雖較巔峰時期有所下滑,但在商超領域仍然是一個相當高的水準。
真正的問題在于,作為相對優(yōu)質的實體零售資產,高鑫零售龐大的實體網點和遍及全國的物流系統(tǒng)仍然具備相當?shù)膽?zhàn)略價值。任何一個互聯(lián)網巨頭與高薪零售深度結盟都有可能改變戰(zhàn)局。
與此同時,線上銷售經過多年的迅猛增長之后,增長率其實已經在下滑。下圖使面包財經根據國家統(tǒng)計局繪制的中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速:
而這也使得電商開始重新審視實體零售巨頭;伴隨著京東入股永輝超市、阿里巴巴入股銀泰商業(yè)、蘇寧云商,電商巨頭與大型實體零售商的資本聯(lián)姻已經是大勢所趨。依然沒有“站隊”的高鑫零售,很有可能是當下中國商超領域最具戰(zhàn)略價值的獨立資產,在電商與實體零售結盟的大潮中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存在。
經過股價的持續(xù)下挫之后,高鑫零售的總市值已經大打折扣。2013年高鑫零售的總市值一度超過1200億港元。今年一季度股價最低時,市值一度跌至380億港元附近,折合人民幣不足330億,較峰值跌去約七成。過去幾個月已經有所反彈,但當前的總市值也不過500億港元左右。
400億左右港幣總市值是否是高鑫零售的大底,現(xiàn)在說來為時尚早。目前恒指已經大幅反彈,如果未來港股掉頭向下,高鑫零售未來利潤繼續(xù)下滑,也許可以看到遠低于今年一季度的股價。
2015年京東入股永輝超市,以43.1億元的代價獲得10%的股份,給永輝的估值其實已經高過今年一季度高薪零售的總市值。但2015年永輝超市的營業(yè)收入和利潤分別只相當于高鑫零售的約44%和21%。
斗轉星移 大潤發(fā) 花落何處?
為什么資本故事沒有發(fā)生在高鑫零售身上?
這很可能與其股權結構有一定的關系。當前臺資背景的吉鑫控股持有高鑫零售51%的股份,法資背景的歐尚持有約9.71%的股份。高鑫零售處于臺資和法資的絕對控股之下。如果沒有強大的推動因素,即便看好其戰(zhàn)略價值,巨頭入股高鑫零售也并不容易。
但這個世界總是充滿變數(shù)。蘇寧易購和淘寶商城曾經正面對掐,但轉瞬就成一家人;京東與一號店也曾激烈拼殺,但隨著沃爾瑪入股京東,一號店和京東也開始一起過日子。
形勢比人強。高鑫零售需要在線上實現(xiàn)突破,已經斥巨資打造飛牛網發(fā)展線上業(yè)務,但最終結局尚難預料。實體零售企業(yè)獨立發(fā)展線上業(yè)務,無論是美國還是中國,都還沒有成功的先例。通過資本紐帶與互聯(lián)網巨頭聯(lián)姻也許會成為最終的選項,高鑫零售仍然有等待的資本,但時間也不多了。
一旦港股再度走熊,高鑫零售再曝出不理想的短期業(yè)績,也許真的能看到一個異乎尋常的低價。而再度暴跌之后的高薪零售,其前景遠比另一個身陷困境的零售巨頭——百麗國際更值得期待。
2014年阿里入股銀泰商業(yè)(1833.HK)時,每股作價7.53港元。消息一出,銀泰商業(yè)股價不升反降,2015年2月份一度跌破4.3港元。但在隨后3個月內股價飆升,一度超過17港元,漲幅接近3倍。后來股價再度大幅回落,已是后話。不少緊密跟蹤銀泰商業(yè)的港股投資者確實在那輪急升中獲益良多。
當一個行業(yè)遭遇困境之時,往往泥沙俱下。有些公司真的會一蹶不振,但也有優(yōu)質資產會被低估。哀鴻遍野之際,是時候關注一些具備戰(zhàn)略價值的資產了。
高鑫零售真的會發(fā)生意想不到的資本故事嗎?不知道——他的確很特殊。究竟什么價格才是被低估的?不敢說——港股跌起來沒底的。